《安代舞》
表演者:新吉勒圖、圖那木拉等
關於安代舞的傳說有30餘種,較為典型的,是說安代舞最初是用來醫治婦女相思病的宗教性舞蹈,有祈求神靈保佑、消災祛病之意。安代舞沒有時地限制,無需化妝,不用伴奏,男女老少皆可歡跳,只需按音樂節奏甩巾踏步,隨領唱歌聲應和即可。
安代舞的音樂曲調豐富又別具一格,便於歌手根據不同情景靈活表達不同的情感。唱詞除開場和收場因儀式需要大致固定外,其他全無固定。
安代舞載歌載舞,簡單易學,具普及性和強烈的自娛性,也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2006年被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長調民歌《聖祖成吉思汗》
表演者:孟克烏力吉
伴唱:琴達木尼、烏雲蘇乙拉、珠蘭其其格
長調是蒙古語「烏日汀哆」的意譯。「烏日汀」為「長久」、「永恆」之意,「哆」為「歌」之意。根據蒙古族音樂文化的歷史淵源和音樂形態的現狀,長調可界定是由北方草原遊牧民族在畜牧業生產勞動中所創造的、在野外放牧和傳統節慶時演唱的一種民歌。所包含的題材與蒙古族社會生活緊密相聯,是蒙古族全部節日慶典、婚禮宴會、親朋相聚、「那達慕」等活動中必唱的歌曲。
2005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三批「人類口頭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頂碗舞》
表演者:烏日罕、布仁其其格等
頂碗舞是蒙古族從元代承傳下來的民間舞蹈。根據史料記載,出處與佛教有一定的淵源。
頂碗舞流行於內蒙古各地,以盛行於鄂爾多斯地區的、在婚宴和節慶聚會上的頂碗舞最具代表性。傳統頂碗舞的動作沒有固定的套數。在聚會上,1或2人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碗裡盛滿清水或奶酒,雙手各拿兩個酒盅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掌握好基本動作和擊盅的規律後,舞者現場即興發揮,情緒越激昂,動作、舞姿的變化越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舞者的技藝、智慧和蒙古族民間舞蹈豐富、靈活多變的特性。
蒙古族呼麥《馬頭琴頌》
表演者:烏力吉孟克等
呼麥是蒙古族獨有的神奇歌唱藝術,歌手純粹用發聲器官在同一時間裡唱出兩個聲部。呼麥聲部關係的基本結構為一個持續低音和它上面流動的旋律相結合,又可以分為「泛音呼麥」、「震音呼麥」、「複合呼麥」等。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呼倫貝爾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地區,新疆阿爾泰山一帶的蒙古族居住地以及蒙古國、俄羅斯圖瓦地區也能聽到這種歌唱方式。
據考證,呼麥的歷史可以遠溯至匈奴時期,至遲在蒙古族形成前後就已經產生。2006年被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中國蒙古族呼麥」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二人臺《掛紅燈》
表演者:王偉業、王慧萍
二人臺屬地方戲曲劇種,流傳於內蒙古自治區東西部農耕地區,以及晉、陝、冀、寧等,被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二人臺的唱腔母體由晉北民歌、陝北民歌、江淮民歌組成。舞蹈語彙源自晉陝秧歌中的舞蹈語彙和場子。演唱技巧廣泛吸取了大秧歌、道情、眉戶乃至梆子腔的藝術特點,曲式結構以「四句頭」亦稱「豆腐塊音樂」為典型。
二人臺的傳統演出形式,則有打土台兒和打坐腔兩種。伴奏樂器以枚(即笛)、四胡、揚琴、梆子、四塊瓦為主。化妝形式,丑作三花臉,著甩襠褲、大襟襖、戴高筒氊帽;旦角描眉插花,彩衣、彩褲、彩鞋。道具上,丑持霸王鞭、四塊瓦或扇子,旦角持扇子或手絹。
長調民歌《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
表演者:布仁吉日嘎拉、額爾登朝格圖、寶音那布其
著名蒙古族女詩人席慕蓉特別為大陸著名蒙古族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創作這首歌的歌詞。由蒙古族著名作曲家烏蘭托嘎作曲,原唱者為德德瑪。
席慕蓉的歌詞道出了無數天崖遊子的鄉愁,因而從誕生之日起便超越民族和語言的界限,唱響大江南北、海峽兩岸,把遼闊的內蒙古草原與美麗的台灣連在一起。
好來寶《科爾沁走馬》
表演者:少布
好來寶是蒙古族傳統曲藝形式,用蒙古語演唱。蒙古語中意為「聯緩」、「聯誦」、「連套」,即各句唱詞的頭一個音節諧韻,故又稱聯頭韻。主要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及東北三省蒙古族聚居區域。為大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曲藝類項目。
好來寶原是指即興誦唱的韻文形式,後發展成為獨立的說唱藝術體裁。好來寶分無樂器伴奏的「雅巴干.好來寶」和用胡琴伴奏的「胡仁.好來寶」兩種。胡仁.好來寶在特定的曲調框架基礎上即興編詞演唱,風格活潑歡快,常用來表現讚美、歌頌、祝福、狀物、描繪、諷刺、鬥智等內容。
蒙古族搏克《摔跤》
表演者:莫日格吉勒圖等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賽馬、射箭、搏克「男兒三藝」之一,屬蒙古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為中心,分佈於整個內蒙古地區。
蒙古族搏克比賽的形式古樸而莊重。搏克手在悠揚高亢的《烏日亞》長調歌曲中跳著粗獷的鷹步列隊上場,比賽完畢又跳著鷹步向觀眾致意退場。參賽選手上身穿「卓都格」(半袖坎肩),裸臂蓋背,腰間紮有紅、黃、藍色綢緞「希力布格」,即彩裙,下身穿白布料縫製的「班色勒」褲,外套飾以絢麗圖案的套褲,足蹬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頸上帶色彩鮮豔的「章嘎」,它是搏克手獲勝次數的標誌。2006年被列入大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長調民歌《走馬》
表演者:琴達木尼
遼闊草原是長調民歌的搖籃,長調民歌則是音樂化的草原。長調民歌常見的題材:歌唱草原、讚美駿馬、仰慕英雄、感懷父母、追求美好的愛情,讚美蒙古人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物。
《走馬》是長調民歌中的經典曲目,音域寬廣,真假聲結合,高亢嘹亮,盪氣迴腸,引人遐思與冥想
民間歌舞《擠奶員》
表演者:敖登高娃等
擠奶舞是以蒙古族婦女日常勞動為題材的民間舞蹈,屬於勞動舞的一種。一般無固定伴奏樂曲,只要合著樂器彈唱或民間小樂隊演奏歡快的樂聲或人聲伴唱便可表演。
舞蹈表現出婦女擠奶、釀製優酪乳和馬奶的過程。主要動作有拍奶、擠奶、晃袋及叉腰聳肩、抓袋聳肩、點步盤手等。
馬頭琴齊奏《萬馬奔騰》
表演者:斯琴巴圖、烏蘭巴特爾等
馬頭琴是蒙古族音樂文化的典型代表,無論造型、製作材料,還是音質音色、音樂表現風格和演奏方法,均體現蒙古族的性格內涵,反映蒙古族遊牧生活的歷史形態,表達蒙古族對自然宇宙哲學性的思考和體悟。
馬頭琴具有深厚的社會和民俗傳統基礎,發揮傳播文化、陶冶情操、移風易俗等社會功能。
漫瀚調《天下黃河》
表演者:王偉業、王慧萍
漫瀚調是以蒙古族鄂爾多斯短調民歌旋律為母體,融入漢族民歌特點、填入漢語歌詞而形成的小調類民歌歌種,亦稱蒙漢調、蠻漢調。主要流傳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達拉特旗,包頭市土默特右旗和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是當地蒙漢雜居地區民族音樂文化相互交融的產物。被列入大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音樂類項目。
漫瀚調的主要特點是一詞多曲,一曲多詞。演唱時由笛子(當地亦稱「枚」)、四胡、揚琴、四塊瓦四大件組成小樂隊伴奏,曲調流暢,表現力強。漫瀚調善於表達熱情奔放、激情高昂的熾烈情感,也可塑造出舒展灑脫和深沉委婉的音樂形象。
薩吾爾登《傳承》
表演者:那順烏力吉、蘇倫高娃等
內蒙古自治區額濟納旗「土爾扈特薩吾爾登」源於衛拉特蒙古族,是一種融歌、樂、舞於一體的藝術表現形式。薩吾爾登基本下肢動作以「半蹲踏步」、「踏步挪轉」、「拖步」為主。上肢動作則以手、腕、肩、臂的彈、壓、推、拉、揉、繞為主;以腰為軸,前俯後仰;肩前推則肘後頂,肩後頂則肘前推;每一動作雙膝始終帶彈性的曲伸顫動,整套動作舞動有力、彈動靈便、腳慢手快,動態鮮明、強拍向下,形成了固有的特點。
肩擺、扭腰、手動、腳挪等薩吾爾登的動作與蒙古舞蹈具有相同特徵。它的藝術風格獨特,靈活多變的舞姿,極具表演性、自由性和模仿性,又區別於其他舞蹈,符合蒙古族遊牧形態和生產生活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