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第六屆
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

周邊活動

一、高雄小林社區

內蒙古團隊來到高雄近郊山區的小林村交流,這裡世居平埔族大武壠族族人。這天是一年一度的「太祖夜祭」活動,內蒙古代表依禮進入公廨,獻上菸酒及檳榔,向太祖表示來拜訪之意。

小林村大武壠族族人對於文化傳承及復育工作十分重視,學童自小便學習認識母文化,並透過導覽將自己所學告訴更多的人。

草編文化也是小林村大武壠族傳統工藝,內蒙古朋友們一起體驗和學習。

小林村的夥伴教大家一起唱和跳他們的傳統樂舞。

小林村「太祖夜祭」活動保有傳統規範,耆老會吟唱古老的牽戲,祭品亦按傳統擺設。「太祖夜祭」是凝聚村民情感,支撐災後重生的重要力量。

「太祖夜祭」活動結束後便是精彩的交流晚會。內蒙古團隊帶來精心準備的長調民歌、呼麥、馬頭琴演奏等節目,為小林村村民及各地觀眾帶來不一樣的文化饗宴與祝福。

二、臺東縣延平鄉布農族巴喜告部落

內蒙古團隊來到位於臺東縣延平鄉的布農族巴喜告部落交流。在鄉史室裡播放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介紹影片,俾助部落青年及學童們認識、了解內蒙古傳統文化。

布農族青年正在為內蒙古夥伴介紹傳統童玩──陀螺。布農族使用樹皮纏繞陀螺而非綿線,拋開後用樹皮打陀螺,讓陀螺旋轉。

內蒙古團隊也躍躍欲試,還要跟布農族青年比賽打陀螺。

布農族青年示範如何製作傳統狩獵陷阱。

小米是臺灣原住民族的重要農作物,內蒙古團隊也特別體驗了搗小米的過程。

大家一面體驗,一面談天交流,發現彼此其實有許多相似的文化。

傳統織布是布農族重要工藝傳承項目。圖為蒙古族刺繡、太陽姑娘、草編等四個項目傳承人在部落裡觀摩布農族傳統織布工藝製作的情形。

傳統鞣皮技術在布農族巴喜告部落一度失傳,經由族人tama dahu依照以前老人家說的方法,自己慢慢摸索後終於找回這項技藝。

樂舞交流也是這趟深度交流的重點,圖為斯琴巴圖副隊長正在向布農族青年介紹馬頭琴的情形。

布農族青年對於「呼麥」十分有興趣,幾位內蒙古呼麥演唱者一一參與指導。

布農族青年也帶著內蒙古朋友一起體驗布農族傳統歌唱──八部合音的魅力。

三、臺東縣池上鄉

內蒙古交流團隊來到臺東縣池上鄉,上午以「傳統文化保護與地方創生」為題舉辦文化沙龍,邀請兩岸專家發言與分享經驗,讓雙方與聽眾們都能對非遺與地方文化發展現況多所了解。

現場民眾十分專注聆聽與談人的發言,並於開放討論時對池上在地的傳統文化和旅遊結合議題提出見解。

表演團隊悄然化身一般旅客,在池上火車站前帶來驚喜的快閃表演。

熱門的伯朗大道也是快閃演出的地點。金黃色的稻田成了最棒的舞臺背景。

快閃表演後,兩岸團隊以大坡池廣場為舞臺,為池上鄉親及來自各地遊客進行一場戶外演出。當地阿美族喇密特文化藝術團(千歲團)為大家帶來原住民傳統舞蹈。

內蒙古表演團隊帶來許多精彩表演節目。長調綿延悠長的歌聲,為池上這天下午注入濃濃的內蒙古草原氣息。

節目高潮是邀請現場觀眾下場同樂,讓觀眾們感受到內蒙古草原民族的熱情。

四、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

內蒙古交流團隊來到花蓮縣光復鄉阿美族太巴塱部落交流,受到部落的熱烈歡迎,另外也請部落祭司祈福祝禱。

阿美族人為來自內蒙古的朋友獻上傳統歌舞,以表歡迎。

內蒙古表演團隊也表演頂碗舞以回應精彩的歌舞演出。

在太巴塱部落的交流活動特別邀請東華大學民族學院舞團一群來自臺灣各族的學生一起參與並現場表演了不同原住民族的傳統樂舞。

來自內蒙古的呼麥表演者在現場傳授學生演唱技巧。

工藝項目的交流很是自然與熱絡,拿起材料,一張口,互動就開始了。

族人為內蒙古朋友帶上頭帶,阿美族的頭帶編織帶有祝福的意思。

活動簡介

內蒙古,從蒙古族歷史搖籃的額爾古納河畔到遼闊的草原,融合各部族底蘊,歷經時間長河,孕育出絢麗多彩的草原文化,形成了深具民族型和地域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本次活動以內蒙古自治區為主題省,將其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包含之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間舞蹈、傳統藝曲、民間美術與傳統手工技藝、民族絕技與民間知識、民俗等主要範疇,擇其精華,以展覽、技藝展示和表演等風勢呈現。

展覽透過實務與模型、文字圖片、影片以及代表性傳承人現場演示所組成;演出則精選內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經典項目,安排當地代表性傳承人、著名團組與民藝家帶來精湛的表演,具體呈現內蒙草原文化的迷人風貌。